藤校面试顺利归来 展望未来感慨良多 感恩感谢

最大赞力
0.00
当前赞力
100.00%
我跟儿子说,8所藤校,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,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%,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,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,你进去了,你的条件,咱们家的状况,也是路人甲的水平。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,但是在更高的段位,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。

如果在多大,UBC,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,你可能是个小王子,但是在这里,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。儿子听懂了,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。

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,藤校毕业,硅谷就业,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,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,可能是年薪30-40万的技术骨干,但是没有权利,无法支配人财物。

走小路,重回亚洲,藤校三年,新加坡大学一年,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,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,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,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,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,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,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,直接就是经理岗位,有钱有权,混几年,再回亚洲,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,台湾,泰国,中国的GM,有司机,有菲佣,公款报销国际学校。或者留在美国总部,或者40几岁,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,去参加竞选。

我很俗,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,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。
回亚洲其他城市不了解,但回中国不现实,ABC的思维在国人眼里就跟SB一样,谈何领导者?中国已经不是20年前的中国,外企早已没落,光环不再,现在是资本和权力的世界。
 
最大赞力
0.00
当前赞力
100.00%
主要是现实世界大学录取的方法有利于华人进藤校,而社会这所大学却没有固定的选择套路,所以很多华人在进入藤校,清北的时候已经是人生巅峰。

根据我研究的数据,华裔在藤校的比例是20%,而华裔在美国人口比例仅仅1.5%。也就是说,在藤校里,华裔的实力被大大高估了。社会上要赢取白富美的考卷复杂的多,不是靠刷题就能做的出来。

我说过,华裔的高端战斗力是落后于日尔曼央格鲁白人的。为什么这么讲,我们公司就是实例,一共三个中国人,两个清华生。清华生,当然可以作为中国高端战力的代表队。你进了藤校,就是准备挑战这个世界最高端的战斗力,失败是大概率。如果畏首畏尾,未战先切,那么失败几乎100%。

我认为,要想上高峰,那么白人碾压你的时候,你反碾压之,如果能战而胜之,那么未来必然可以碾压全世界。

如果胆怯走了捷径,去东南亚想凭着身份去碾压别的人,境界已经是下承。再想巅峰的可能已经大大缩小。成功,是需要勇气的。
 
最大赞力
0.00
当前赞力
100.00%
那些东北亚,中日韩本地的小男生很可怜,因为美加过去的空降华裔,可以像白人精英碾压亚裔学霸一样,碾压这些东北亚本地的男生学霸。食物链,生态圈。就像当年的大陆外企,港台人来大陆叱诧风云一样。
这个还真不一定,尤其是在国内,现在国内非常讲究圈子和校友,在国内没有根基的空降华裔很不好混的,别管你是什么藤校.在国内大公司或者500强的,都是有关系有门路而且还有本事的,看起来可能其貌不扬.本事不会差,另外国外做事的风格和国内还是有差距的.
 
最大赞力
0.00
当前赞力
100.00%
最近我们(亚洲某校,不是亚洲最top的几所)在招博士生,有个硕士哥伦比亚统计的学生申请,结果没人愿意带她,因为面试之后都觉得这个学生基础太差。虽然哥大的硕士项目一向以水而出名,但趋势的确是所谓海归的价值在慢慢降低,觉得自己海归的身份空降回国就能高人一等的时代过去了。另外这个世界也在变,soft skills的确依然重要,但权重正在慢慢丧失,从MBA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。
 

家园推荐黄页

家园币系统数据

家园币池子报价
家园币最新成交价
家园币总发行量
加元现金总量
家园币总成交量
家园币总成交价值

池子家园币总量
池子加元现金总量
池子币总量
1池子币现价
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
池子加元总手续费
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
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

微比特币最新报价
毫以太币最新报价
微比特币总量
毫以太币总量
家园币储备总净值
家园币比特币储备
家园币以太币储备
比特币的加元报价
以太币的加元报价
USDT的加元报价

交易币种/月度交易量
家园币
加元交易对(比特币等)
USDT交易对(比特币等)
顶部